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场景景色内容页

扣住特征描写景色技巧例谈

2020-08-27 07:44:56 景色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扣住特征描写景色技巧例谈

让风景在你我眼里流淌

──扣住特征描写景色技巧例谈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一、抓住特征──万物万种色,一云一情状

写景是作文的基本功,要让笔下的景物缤纷鲜活,使人如睹其物,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就必须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景色。

例1.春雨像千万根绣花针从天而降,又像老爷爷的胡须正在迎风抖动着。漫步春雨中,整个人像被笼罩在蝉翼般的白纱中,随风飘荡着,缠绵着。(习作《绵绵春雨》)

眉间飞语:小作者运用三个比喻修辞,生动、形象,抓住了春雨“细密”的特点。

成功策略:每一种景物都是独特的“这一个”,要使你的所写的不千“景”一面,就要静观默察,就要打开各种感知器官,用眼观,用耳闻,用鼻嗅,用舌品,用体触,用心思。在观察中,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于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二、选好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了更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时要注意观察点的变化。从不同方位、角度观察景物,视觉形象就会呈现千姿百态的变化。

例2:远远地,就听到人声鼎沸,跌瀑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及至到了眼前,只见一条银练悬空而下,迸起的水珠四处飞溅,验证了《西游记》中所描写的:“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习作《水帘洞洞天》)

眉间飞语:远处,“轰鸣声不绝于耳”,从听觉角度描写瀑布的声态。近处,从视觉角度描写瀑布的美态:“一条银练”,比喻,摹其形态;“悬空而下”“四处飞溅”,绘其动态;“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引用,歌其美态。由远及近,写活瀑布。

成功策略:我们只有站在特定的角度上,才能描写出独特真实的景物来。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或全面绘景,概括描写;或局部观察,精雕细刻;或粗笔的略写,或细笔的详写;或闲适的静态描写,或活泼的动态刻画;或写质地、形状、色彩,或写视觉、听觉、触觉;或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或由近而远、由远而近,或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联系时间的变化,或联系地点的转变……只有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美感。

三、排好顺序──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写景的顺序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观察点,而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作游览顺序。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时段来写,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彩,使人产生美的感受。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例3.歇了不久,我们继续向山顶挺进。山峰似乎永远走不完,依然是那么长,但是我坚信我能到达我心中的望江亭。来到寺庙的一个许愿池里,只见一些人向池里投掷硬币,也许他们想得到祝福吧。山顶不知不觉地出现在眼前,望江亭也那么真实。从亭上俯视,一切都那么小,那么美丽。“一览众山小”的快感让人忘记了疲惫与烦恼,忽有飘飘欲仙之感。(习作《太湖山纪行》)

眉间飞语:“继续向山顶挺进”、“来到寺庙的一个许愿池里”、“从亭上俯视”等词句表明了小作者的游踪。在游览中,“山峰”的“长”、“望江亭”的“一览众山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功策略:不论是采用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依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不固定观察点,随着作者位置的转移写出,还是采用在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内,接着一定的时段写出景物的变化,都应以描写的对象而定。写景最忌东一笔,西一笔,杂乱无章。对景物无序描述,文章内容不会清晰、完整,文章的层次也不会分明,主题也不可能突出。

四、灵活表达──借得一缕香,散作满园春

在描写景物时,应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提高表达效果。

例4.这场雪的来临使原本冷清的学校也热闹起来。小道两边的树上压满了雪,就像位驼背的老公公背着他那调皮的孙儿,围墙上堆满了雪,雪又仿佛成了一块块方砖,把矮个子围墙给增高了好几厘米。也许是因为冬婆婆觉得屋顶太单调,她就派雪仙女给他穿上雪衣。谁知一不小心穿多了,屋顶就在沉重的压力下发出要抗议,流下晶莹的泪珠。这时大人们亲自上阵,帮屋子们脱掉厚重的雪衣,等他们累了,就退到二线,孩子们上场……(习作《2008年第一场雪》)

眉间飞语:小作者怀着对雪的喜爱之情,既实写了眼前充满灵气的雪景,又发挥联想与想象,勾画出一个充满稚气的童话世界,韵味十足。

成功策略:写景不仅要实写,也需要虚写。虚写就是采用联想、想象来描写景物。景物虚写的途径很多:可以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动静结合,虚实相映;可以借助梦境虚写景物;可以通过多种感觉触发联想和想象,抒写与眼前景物相似或相关的景致;可以运用比喻和拟人把实景虚拟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使景中蕴情,情景交融,等等。

【佳作看台】

城市看日出

安徽含山长岗中学《山野风》文学社 付 丽

生活在农村,我见惯了这样日出程序:只要是天气晴好,太阳总是从山背后钻出来,然后悬挂在树梢……一切都一览无余,一切都按照公式进行着。去年寒假,我去爸爸打工的城市度假,有幸目睹了城市的日出,让我耳目一新,至今难忘。

我站在阳台上,觉得周围都很寂静,好像整个城市仍在睡梦中。偶有汽车路过,车灯一晃而过,引擎声一会儿就不见了踪迹。天空是深蓝的,与农村不同的是,房顶上闪闪烁烁的霓虹灯与遥远的几颗星星相呼应,莫非它们在互换心语?[抓住特征,渲染出日出前的环境。]在建筑物的包围中,我无法看到东方的边际。渐渐有云疏散开来,天空便被分成了一个个方块,如同一块块儿豆腐干有序地排列着。

不一会,东边的一幢建筑的身后似乎比天空红了许多。那是什么?是太阳吗?我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没多久,只见东边一小块弧形成了红色的,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煞是好看。云彩慢慢地聚拢着,轻盈地向那个神秘的角落“走”去。

太阳仍旧没有露出脸,是她不忍心将劳累的人们唤醒?还是她羞于见我这个来自农村的陌生人?还是……

那边的天空越来越亮,越来红。当盛大的舞台搭好,太阳终于露出半个红彤彤的圆脑袋,微笑着,慢慢地上升着。有几朵云好像仍然不服气似的,盖住了她的脸。太阳还是微笑着,用着力……[巧妙一笔,道出了日出的过程之美。]霎时,周围的云成了淡黄色,被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太阳终于完全挣脱出来了,发出耀眼的光芒。

过了不知多久,太阳快升到房顶上。一缕缕的阳光如无数金针,在城市的上空飘散着,一股暖流传遍我的全身。渐渐增多的车辆满载着阳光穿行于大街小巷;楼层间的绿玻璃如同一块块耀眼的翡翠;一双双惺忪的眼睛拉开窗帘,伸一个懒腰,开始了一天崭新的生活。[日出后的景色充满了生机,描写独特,趣味十足。]

城市日出,少了几声公鸡的伴奏,少了几许树枝的遮拦,但多了一种现代的快节奏,多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亮点导读:结构井然有序,行文左右逢源

这是一篇描写日出的佳作。文章开头点题,结尾呼应、扣题,中间部分以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整篇文章结构井然有序。

但如果仅仅描写日出过程,那文章就一定很淡薄,缺乏审美。在这里,作者将日出的过程与天空背景、现实生活场面紧密联系起来,相辅相成,自然成趣,增添了文章的人文气息。

变式创新:

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本文侧重于写在城市看日出的情景,这自然就应该要符合城市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进行仿写,如农村看日出,海上日出等,写作时需要将相关背景做调换。当然,我们也可以逆向思维,写城市日落,这也需要以时间为序,借助背景的衬托与渲染。

蔷薇之恋

安徽含山长岗中学《山野风》文学社 宋庆邦

早春的寒风还强劲地割人面孔时,蔷薇就已抖擞着精神,爆出了一个个小花苞。蔷薇花开的时候,吐着淡淡的芳香,带着春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山坡上,散布在整个树林中。[竭力写蔷薇的“香”,为下文铺垫。]在我刚刚踏进它的领地时,我便被花香包围了,全身好像被无形的暗器点中,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贪婪地吮吸着。

在香味的牵引下,再穿过一片小树林,我便来到蔷薇的天下了。果然是这片树林中的女皇!映入眼帘的只是红色,大片的绯红。其他的颜色全都做了陪衬。铁褐色的枯树是深沉的老臣,黄绿交杂的小草是安静的仆人,它自身那青绿色的花刺则是威武的士兵。[贴切的比喻,衬托出蔷薇的非凡品质。]蔷薇在这里尽情地开着,这里是它生命的全部,它把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奉献在这里,让这里的其他生命都在这片绯红的海中等待绽放。

你有没有凝视过一朵花的微笑?在蔷薇那绯红的嘴角,分明流露着微笑!尽管是浅浅的笑,却流露出对春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那鼓鼓的唇里含着什么呢?含着的是新生的喜悦,还是萌动的歌谣?它的微笑分明还有对早春严寒的轻蔑,对冷雨的不屑和在薄雾中等待黎明的乐观……[蔷薇显然已经成为强者的化身!]

曾听老人们说过,蔷薇是蛇之花。因为蛇总是会在冬眠醒来时去吞食蔷薇的果子。小时候听人们这么说,总是对蔷薇有一种恐惧之感。随着渐渐长大,我对这种说法就很不以为然了。蔷薇是属于大自然的,怎么说是蛇之花呢?于是我和小伙伴们便放纵自己在蔷薇丛中嬉戏打闹,我们掐下蔷薇枝条上初发的嫩芽,放在嘴里甜甜地嚼着;我们采集蔷薇那绯红的花瓣儿,大把大把地抛洒到天空,让天空顿时下起缤纷的花雨……玩累了,便一头倒在花下,来当一回“睡美人”。一觉醒来,感觉天空变蓝了,水变清了,空气也变新了。清早就来到这里,一直玩到吃午饭,午饭后再来,一直到天擦黑。就这样,我和蔷薇一起相伴成长,一起度过我的美好的童年时光。

蔷薇,你那甜甜的芽儿,香香的花儿,会让我一直笑着生活的;你那遒劲的枝儿,尖利的刺儿,会让我永远勇敢地生活的;你那鼓鼓的唇,浅浅的笑,会让我充满希望地生活的……[由蔷薇特殊的外形,道出其内在的精神。]

亮点导读:由表及里画形象,层层剥笋言志情

蔷薇,这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在作者的笔下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辉。文章首先从寒风中蔷薇的香气入手,再一步步介绍它的花色、它的花刺、它生长的环境,由表及里,突出了它的坚强的个性。至此,蔷薇的形象便凸显在读者的面前。

为了更深入的表情达意,作者在中间部分解释出蔷薇的内在精神,结尾卒彰显志。文章层层剥笋,首尾圆合。

变式创新:

写托物言志之文,需要在所写的景物上下功夫,抓住所描写的景物的表面特征及内在精神,再将其放大,由表及里,层层剥笋,一步步表达志趣。如,写竹子,可以突出高风亮节的品性;写莲花,可以突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的品质,等等。

山之魂,秋之韵

安徽含山长岗中学《山野风》文学社 李 珍

也许是因为我出生在金秋时节,也许是我出生在山城的缘故。我爱秋,尤其是山野的秋天,更令我神往。

奶奶家住在山脚下,这更让我多了一个亲近山,亲近秋的机会。眺窗远望,一幅黛色如画,远离了春的翠艳,夏的浓绿,眼前的青黛色为山增添了一份成熟的艳丽。秋天的山野并不让人感到凄凉,因为这儿的秋风永远是温和的,秋日永远是温暖的。[总写之句,突出秋天的特点。]

喜欢在一个有着朦胧薄雾的早晨,轻启小院的竹门,顺着光滑的青石小路向山中漫步。脚边的翠色尚未流去,带着晶莹晨露的小草,身边是摇曳多姿的竹林,这时你可以聆听山鸟的鸣叫,可以呼吸带着竹叶清香的空气。

山被薄雾笼罩着。小路旁有着星星点点的野花,似乎在山之秋顶上点上一笔轻柔的色彩,让秋日不觉得清冷。[一幅充满灵性的野花图,美丽之中不乏温暖。]

慢慢地山回路转,进入佳境。[巧妙的过渡,衔接简洁、自然。]路越来越曲折,树也越来越茂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走进山林,寻找山中野果,享受山野之秋的恩赐。

山野真可谓人迹处有奇观,要真正领略秋的神韵,还需进入山谷。

田野渐渐升起晨霭,山上的树木披上了一件件金衣,山路隐隐沾了点透明的光,山中的鸟叫得更欢,让你也不由得欢快起来。一阵阵秋风吹来,感觉不到一点冷意,只是觉得浑身清爽,让你好像觉得轻飘飘的。这样的感觉真好。

秋,迷人的秋,我爱这梦幻般的秋,更爱这如诗如画的秋天的山野。

亮点导读:全方位观察,多角度切入

阅读这一篇佳作,就如步入小作者为我们泼墨而成的秋天的水墨画。作者对秋天及秋天的山野观察得很细致,既有对晨光的观察,也有对小草的体验。

画面中有朦胧薄雾,有“带着晶莹晨露的小草”,有鸟语风暖……视觉、嗅觉、听觉等多角度的调动,动态、静态描写的自然融合,娴熟老道的文字,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变式创新:

多层次观察、多角度切入,会使所写之景听之有情、闻之有味……从而将读者各个感官都调动起来,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也将所描之景全方位、真切地展现出来。如写夏天,可以蝉鸣强化听觉,以水草之香突出嗅觉,以烈日炙烤写出触觉感受等,这样就可以让“夏”活生生地“走”到读者面前,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