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场景景色内容页

走进《边城》| 天人合一的景物描写

2020-09-15 08:44:44 景色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走进《边城》| 天人合一的景物描写

《边城》仅约七万字……连起来像一首长诗,又像是二十一幅彩画连成的画卷。这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她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司马长风

01

《边城》整本小说由宛如世外桃源里的山水所构成,一页页文字浸透了山水的青绿,山光水态与人物的命运相交织。在7万多字中,可算作自然景物描写的大概有20多处,字数并不占很大比例,还有很多处是与人物的想法或对话结合而写的,并非单纯景物描写。从这个概况来看,书中的景物描写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以风景描写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一些现代小说。然而分析其出现的场合与特点,自然景物描写却在《边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的重要背景介绍都是在景物描写中完成的,如小说开头的一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寥寥数语,如闲话家常,将小说故事的场景、人物和人物的活动环境涵盖其中。甚至主人公翠翠的名字,也是在景物描写中交代的:“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书中每每情节发生变化或结构进入下一个阶段时,便会以景物的变化来作为预示。如为了描写小城和大老二老兄弟,先写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这些景物描写有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就是对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类的描写,都在追求一种优美、和谐的意境,即人在自然的怀抱中,与自然相处相得,合二为一的情景。所以自然和人文景物有时并不容易区分。如“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在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暮春时节的桃花、人家、河水、游鱼,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人作为自然中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也成了图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有在桃花深处才能找到可以沽酒的人家。而正因为有了人家和飘摇的酒旗,才使得这幅春景更有灵气。

在这样的自然景物描写中,沈从文所塑造的人物自然也是气定神足的“自然人”。李健吾说沈从文:“在他艺术的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他的热情再现的”,“他所有的人物全可爱。仿佛有意,其实无意,他要读者抛下各自的烦恼,走进他理想的世界,一个肝胆相见的真情实意的世界。”翠翠正是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典型。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翠翠不仅汇聚了沈从文生命理想的诸多要素,成为沈从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而且也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与沈从文自身性格命运相通的人:“(他的性格)同翠翠十分相似。他们都生长在湘西山水之中,都是自然的产儿,天真与浪漫,热情与幻想,构成他们生命的主要外部特征。”书中对她的描写向来脍炙人口:“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写出了一个具有“自然人格”的“自然之女”,健康而柔和,充满灵性、生机和朝气。对翠翠的全部外貌描写不过是“黑黑的”、“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这是由于“青山绿水”长养她的结果。而她的可爱与美丽在于“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亦即毫无矫饰,与周围的自然相依相伴,灵魂之美与自然之美水乳交融、息息相通。“自然人格”使得《边城》中的人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真正地互融为了一体。

02

细究这种“天人交融”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层文化依托,我们不难看到京派文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道与禅。沈从文的创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统文化中与他血脉相通,作为创作的深层底蕴的就是老庄道家文化。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与沈从文从小亲近大自然以及边地的成长经历有关;同时,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与“中原文化”有某种对立的“楚文化”,正是后来的道家思想之所从出,深受楚巫神秘文化熏染的沈从文在审美意识上靠近道家一脉也是情理之中。他笔下宁静淡泊的湘西风情,他崇尚自然,自爱、爱人的精神,正是道家庄子“宗法自然”、老子“道生万物”思想的体现。尽管沈从文本人“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不是一个道家,因为他不愿出世”,但这是由于他对道家“出世”的误解,并不代表他的作品能割断与道家文化精神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学艺术创作对“自然”的美学追求,其渊源直接来自老庄。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俱由神秘的“道”演生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虽为万物之源,却要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个心理化了的“本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思想,他所言及的“自然”同样包含了老子“自然”的涵义:“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庄子・田子方》)而沈从文的道家精神恰恰体现在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首先,如前所述,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关系。水车架在河上,犹如河的一部分;沽酒的杏帘增添了春深景色的灵气,人文景物与自然景物就这样和谐交织,难以分割,“自然”不是“边城”的背景,城中人也从不想着要去“支配”自然。这种与自然相处的态度与道家的自然观是相通的。第二,他所塑造的“自然人格”表明了一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推崇,反对扭曲、压抑、不自由的病态生命。与之相似,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塑造“神人”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沈从文笔下的很多“自然之子”实际上都是这样一种道家意义上的“至人”或“神人”,可见他对生命所持的审美态度是与道家的自然人生观一脉相承的。

在这里,为了更好地说明沈从文的道家特质,不妨将其与表面上看起来风格有共同之处,同样以淡定而富有情韵的景物描写著称的废名简单地做一下比较。废名《竹林的故事》同样以自然景物描写为开始:“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他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7]寥寥数语,精致而简练,几乎与《边城》异曲同工。然而,在废名的笔下,这竹林和菜园只是矗立在那里,并不与悲欢离合的人世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翠翠的名字是因为竹林“翠色逼人”而得,废名的竹林却立在书中人的心灵之外。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渲染环境,废名追求的是“心”可以包万物,生万境;世事沧桑,山河日月无非我心幻化所致的精神理念,追求的是人超脱自然的永恒境界。如果说沈从文的自然景物有着“道骨”,那废名所表现的方是京派文学的另一精神源泉———“禅趣”。尽管有的禅学研究者强调禅的开放性,如铃木大拙所说:“(禅)让人们像向往伊甸园那样热爱人间此世”,但实际上固守内心、封闭自我、与外界隔绝仍是禅的特征。废名恰恰是这一特征的代表者,他将艺术与现实对立起来,将艺术视为对现实的超脱和超越,认为只有“厌世”的作家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因此,他的文学世界尽力回避现实的干预,更多地发挥了想象的作用。对于超脱的刻意追求又使他的作品绕开了现实的矛盾纷争,消解了爱与憎的强烈对抗与背离,力图用一支“平静”的笔营造一种“一切与自然和谐,非常宁静,缺少冲突”的氛围。明了这一点,就能够看到沈从文在他的自然景物中所寄托的与之不同的现实关怀。

(文章节选自姜燕、程诺《<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与古典和谐美》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