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植物树木内容页

汪曾祺对梧桐的描写,落叶只是大自然对于时序的顺应,不必心怀感伤

2025-08-30 09:58:22 树木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汪曾祺对梧桐的描写,落叶只是大自然对于时序的顺应,不必心怀感伤
秋日里,最美的景致,该是-----那一抺斜阳里,摇曳满地的梧桐叶。就在那么一瞬间,梧桐树便成了天堂和地狱之间最让人难以割舍的美丽。

秋天,梧桐,落叶,这样的词语,总惹人思古。爱极了李清照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细雨敲打着梧桐,到黄昏时分,仍滴滴答答不停。细雨,敲打在梧桐叶上也似敲打在女词人悲苦凄凉的心里,国破家亡,夫死流离。人生最大的悲苦,怎一个愁字就能化解?

印象中,一直以为只有夏花才有如此的绚烂,可当金色的梧桐树叶轻舞飘落的那一瞬间,心中突然涌起无限感慨,那极具震撼力的景色,就在落叶飘舞间将生命绽放的淋漓尽致。


而那些在古代文人笔下洒满清愁的梧桐树叶,在汪曾祺心里又有着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呢?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欻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

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证明秋后梧桐还是有叶子的,否则雨落在光秃秃枝干上,不会发出使多情的皇帝伤感的声音。

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

一样的景致,不同的人观之,却有着别样的情怀,叶落时满是萧索离愁,但其中也有无尽的乐趣。

汪老说:“他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他们就争着捡梧桐叶。他们把捡来的,状如小马蹄的叶柄拿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地好。所以,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他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那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其实源于他们对于时序的感情。那是独属于“他们的秋天”啊!

此情此景,一种生命独有的暖意就这样释放开来,融入淡淡秋日的美好时光中,让我想起了,前几日带孩子去浙江大学参观的那一幕,本是为了在他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让他能在这里找到未来的方向。孩子的眼睛却被一片刚好飘落下来的梧桐树叶牵住,那片飘舞着的梧桐树叶,让人感觉到生命在即将走到尽头时的那种姿态,甚至比夏花更加绚烂夺目。我不由得驻足欣赏起来,就像汪老说的:“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