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季节秋天内容页

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

2025-09-19 10:19:46 秋天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

秋季(英语:autumn),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现常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

秋季,是热与凉交替的季节。初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深秋后,白天艳阳高照,夜间清凉干燥,早晚温差较大,雨水减少,水分滋润不足,因此,秋燥成为深秋的主要特点。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以下是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
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独特美。 

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7.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登黄鹤楼》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0.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12.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1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4.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5.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17.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8.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1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0.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3.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2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6.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7.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8.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韦庄《章台夜思》

2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3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王维《栾家濑》

36.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岑参《暮秋山行》

37.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陈子昂《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38.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39.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王穉登《立冬》

40.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4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2.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辨》

43.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宿扬州》

44.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李绅《宿扬州》

45.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46.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47.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48.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49.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50.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清》

51.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2.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5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54.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白朴《天净沙·秋》

55.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56.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5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5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59.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60.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61.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保。——朱淑真《月华清·梨花》

62.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李煜《采桑子·秋怨》

63.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64.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65.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岳飞《游嵬石山寺》

66.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67.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68.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黄庭坚《秋怀之茅堂索索秋风发》

69.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

70.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鱼玄机《愁思》

71.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72.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73.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刘禹锡《萋兮吟》

74.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5.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76.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77.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78.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7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80.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百忧集行》

81.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82.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

83.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8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85.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86.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87.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王勃《秋日别王长史》

88.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89.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90.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91.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92.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刘慎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93.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卢司户》

94.火龙鳞红叶萧萧,金兽眼黄花冉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95.金风凋杨柳衰,玉露养芙蓉艳。——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96.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高鼎《秋宵怀湖上》

97.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98.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百》

9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00.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