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佳节的初一作文600字(5篇)
1.描写中秋佳节的初一作文600字 篇一
月饼摆在桌子上,圆圆的月亮已经挂在了天空,散发出幽雅的光。一家人欢聚一堂,举起酒杯,吃着美味的团圆饭。这是中秋节到来了!
在中午时,爸爸妈妈就开始忙活了。蒸螃蟹的蒸螃蟹,炖鱼的炖鱼,蒸米的蒸米,炒花菜的炒花菜,香味从厨房飘出来,令人垂涎三尺。窗外刮起了大风,风肯定也急着与家人相聚,要不然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呢!太阳圆圆的,非常亮,像一块闪着金光的月饼。亚勇哥哥到我家了,菜也做好了。螃蟹都趴在一起,背是红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八条细细的腿一节一节的。鱼竖着躺在盘子里,身上的鳞片在阳光照耀下一闪一闪的,上面撒了许多葱丝。花菜上有许多酱油,把它们变成了红色的,像一颗颗迷你的小树。桌子上还有一盘圣女果,很光滑,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开胃。这样一桌美食,谁会不心动呢?
终于等到了晚上,我们一大家人都去三伯家吃饭。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月亮缓缓地升上来了,圆圆的,是淡黄色的,上面有一些灰色的像影子似的东西,是不是嫦娥和玉兔在一起玩呢!月亮就像骄傲的冠军,坚定地站在天空的高处,望着我们。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在近处看,月球不会发光,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会发光呢?”可妈妈也不知道。妈妈笑着说:“这得靠你慢慢学习,自己去探索。”我点了点头,用叉子叉了一块月饼放进嘴里,月饼是蛋黄馅的,又咸又香,和甜甜的饼一起吃很美味,口感也很好。
看着这幸福的一家人,我想:我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啊!我一定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
2.描写中秋佳节的初一作文600字 篇二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闹钟的响起,我睁开了惺忪的睡眼,突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顿时,我觉得清醒了许多,从卧室探出头来,左看看,右瞧瞧,看到妈妈在厨房忙活,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在厨房干什么呀?”
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我在做月饼呢!”一听到“月饼”两个字,我连蹦带跳地跑到厨房,我来到烤箱前,看到月饼像一个个小边防战士一样,排列整齐得“站”在那儿,月饼的“外皮”随着烤箱的温度加高,月饼的颜色逐渐变深看起来就很酥脆。我嘴又馋了,就问妈妈:“妈妈,月饼什么时候才能好呀!”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还要等一会儿呀。”
“那妈妈,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一位神仙叫后羿,他还有一位善良美丽的妻子。一天,人间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了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后羿就拿着神弓将九个太阳射了下来,后,天上就只剩下一个太阳,他就对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玉皇大帝因后羿私自下凡,就把他和嫦娥贬下凡间。他们下凡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后羿也收了一些徒弟。就在这时,“叮”地一声,月饼烤好了,妈妈拿出放在阳台上。
接着讲故事,“后羿的徒弟中有一个叫逄蒙的人,他*诈贪婪。后来,后羿得到了一颗仙丹……”玉皇大帝以为她私自回来,就把她关到了广寒宫。就在这时,“哎呦”一声打断了故事,原来是弟弟偷吃月饼给烫着了,我们都笑了,笑得是那么开心,那么的愉快……
3.描写中秋佳节的初一作文600字 篇三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理解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必须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就例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4.描写中秋佳节的初一作文600字 篇四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但是,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__朝夜”。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也许这一则略带杯具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样忙,也必须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好处正是团团圆圆!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我们度过完美的中秋之夜之时,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完美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异客,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5.描写中秋佳节的初一作文600字 篇五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轻摇小扇,品书中之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呵,明月啊,你是寄了多少人的相思愁,思乡情?又,何来一方夜郎?又如何,微风轻摇芦苇之时婀娜?
笼月,渐渐淡去黄昏妖娆,不留情面,一丝遗痕也。是,夜空中好似有了一星半点的纯白,确实在风吹动的门帘下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伸手抓不住你衣的裙摆水袖,却在后留下回眸一笑,渐行渐远。
曾忆儿时,那呼作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上,嫦娥舞翩翩,吴刚桂万年。玉兔捣药,似与。后羿,你忍,射碎这一幅唯美天宫图吗?你忍,望清冷月宫,却不得团圆吗?
撑不住了,急急地退了场,月总算是正式登上主角的台。淡黄若白,鹅黄衬雅黑托。这是对偶吗?不,不是,她真的只有那么一点大,怎拟试比天?但就因如此,在浩如烟海的夜空,散出柔和的光,不是夜的与淡漠,流年逝水,逝水流年。
她独霸了整个舞台,其余一切都显得那么微弱,那么渺小。她不需要奋力展现,只需一颦一笑,又多少星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