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植物花卉内容页

唐宋诗文中关于“莲”的描写

2025-11-12 09:55:32 花卉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唐宋诗文中关于“莲”的描写

唐宋诗词中关于“莲”(又称荷、芙蓉、菡萏)的描写极为丰富,既承载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文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按主题分类的经典作品选录及解析:

一、自然清韵:形态与意境的刻画

1.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以壮阔的视觉对比,写尽夏日荷塘的绚烂生机。

2.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圆”写荷叶盈露之态,“举”字勾勒荷花迎风挺立的灵动,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之神理”。

二、高洁人格:君子之志的象征

1. 周敦颐《爱莲说》(宋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以莲喻君子,确立其“清廉孤高”的文化人格,成为千古名篇。

2. 陆龟蒙《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咏白莲之孤寂清冷,暗喻高士的遗世独立。

三、情感寄托:相思与离别的意象

1.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以荷叶荣枯隐喻人生悲欢,深化了时间维度上的哀感。

2. 皇甫松《采莲子》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莲谐音“怜”,少女抛莲子的动作暗藏爱慕之情,充满江南水乡的活泼情韵。

四、禅意哲思:空灵境界的载体

1. 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莲动舟行的画面,暗含动静相生的禅机,展现物我两忘的意境。

2.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以莲之洁净直指佛家“心净”之理,莲花与佛教的关联在此深化。

五、时空咏叹:盛衰之间的生命哲思

1. 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以荷花凋零写秋恨,南唐国运的隐忧暗藏其中。

2. 杜甫《秋兴八首》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以残破的莲房隐喻盛唐逝去,寄寓家国兴亡之痛。

文化延伸:

· 音意双关:莲谐音“怜”,藕谐音“偶”,常见于乐府诗,如《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佛道意象:莲花在佛教中象征超脱尘世,在道教中代表仙境(如太乙真人莲座),赋予其宗教神圣性。

这些作品共同构建了莲在中国文学中的多元意象:既是自然之美的缩影,又是士人精神、爱情哲思与宗教情怀的载体,最终成为穿越时空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