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季节二月内容页

动作描写的方法

动作描写的方法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动作描写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记叙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的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在具体事件或事情片段中“怎么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描写人物动作。

一、顺承连接式

所谓顺承连接,就是几个动作之间具有承接相连的关系,是动作描写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动作描写,就其对象来看,分为两种:

1、由某一个对象来发出。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事物。通过对这个对象一系列承接式的动作描写,来达到某种目的,或体现某种发展。至于动作的多少,可根据写作需要和对象变化情况来定,但至少要有两次,而且是连续性的;可以用于一句话中,也可以用于多句话中。一般情况下,动作频率越多,顺承的体现就会越充分。

例如:“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选至《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段文字不足80字,就用了8个动词(不包括鸟雀的3个动词),它们都是一个人的动作,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发出的,其间明显表现为顺承连接的关系,一个接着一个,不能易位而用,共同完成“捕鸟”任务,富有浓郁的情趣。

图片

2、由两个乃至多个对象发出。这几个对象可以是同类,如都是人物;也可以是不同类,如人、事、物都有。但不管有多少个对象,都必须表现为顺承关系,对象本身的几个动作是顺承的,几个对象之间的动作也是顺承的,运用时,要以某一个对象为主。

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选至《背影》)

这段文字共用了7个动词,涉及两个人物:一是“他”,即作者父亲;二是“我”,即作者自己。父亲共发出了4个动作:“攀”“缩”“倾”“显出”,其间是顺承关系;作者共发出了3个动作,“看见”“流下”“拭干”,其间也是顺承关系。这两个人之间的7个动作,前4个在前,是主要的,后3个在后,是次要的,是顺承关系。二者互相配合,共同作用,生动地表现了父子二人此时此地相爱相怜的情景。

注意:运用这种动作描写的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写多个对象的时候,要注意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顺承要明显,联系要紧密,不能松散脱节,要以某一个对象动作为主,频率可多一些,文字应详尽一些,顺承的体现应充分一些。

二、前呼后应式

所谓前呼后应,就是前面有某种动作描写,后面又出现了这种动作,从而形成前后呼应的关系,这也是动作描写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呼应的内容,可以是情节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还可以是人物特点方面的。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调性。这种动作描写,就其在文中间隔的距离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

1、动作之间相隔语境较近。这种情况,一般在一个段落中,通过前后某种动作的反复,以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或发展变化情况。

例如:“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选至《背影》)

这段文字,主要是写“我”动身之前父亲的两个心理性动作。前面写道“颇踌躇了一会”,隔了一句又说“他踌躇了一会”。这两个心理动作,既写出了父亲对“我”出门的不放心,又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挚爱,不仅作者“我”深有感触,读者也会印象深刻。

2、动作之间相隔语境距离较远。这种情况,一般不在一个段落之中,其间相隔一个乃至几个段落,甚至分别出现在文章的首尾。运用这种动作描写要精心安排好,不能有呼无应。

例如:“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主席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用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选至《挥手之间》)

这两段文字,选自方纪先生的散文《挥手之间》,前者出现在文章的第11段,后者出现在文章的末尾。它们都是写毛泽东同志的挥手动作,都用了7个动词,“举”“挥”“停”等词都是相同的,从而构成了严谨的呼应关系,强调了描写的重点动作。

注意: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要考虑呼应的严密性,防止简单重复, 要通过与其他词句的配合,产生前呼后应、密切关照的效果。

三、对照比较式

对照比较,就是运用动词之间有对比关系,使文章形成内容上互相关照,意义上相对或相反,从而产生预想的描写效果。通过比较,才能显示出事物的特点,通过动作的对比描写,才能使被描写的对象的情态和发展变化鲜明地展示出来。

这种描写,从动作发出者及其表现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个特点:

1、具有阶段性。这种动作,大都由一个对象发出,但就其动作体现的内容、情节或感情来看,一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么内容上构成对比,要么情节上发生逆转,要么感情色彩不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种描写相隔较远,与行文顺序相一致。

例如:“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选至《孔乙己》)

这两段文字,所用的两个重点动 词“ 排出”和“摸出”,都是由孔乙己发出的,都是掏钱的动作。前者出现在孔乙己第一次到店,是故事的开端;后者出现在孔乙己第二次到店,是情节的高潮。这两个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排出”来表现孔乙己的显阔心理,通过“摸出”来突出孔乙己的濒临绝境,以此来展示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十分生动贴切。

2、具有交错性。这种动作,常由多个对象发出,其间存在着对照比较。在具体描写时,一会儿写甲的动作,一会儿写乙的动作,甚至反复多次出现,交相推进,错落有致。

例如:


      “庙里又增加了好几个老头子,青壮年也有被家里老人逼到庙里去的。庙里又定出轮班跪香制,参加开渠的人,凡和龙王有点感情的,在上下工时候也绕到庙里磕个头。”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挖土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土渠开得快,给人们增加了信心;石头崩得响,压倒了庙里的钟鼓。”

                                                (选至《求雨》)

第一段文字写得是庙里人们的跪香动作,第二段文字写得是于长水他们的开渠动作,呈现出先反后正的交错性。通过不同动作的对比,写出了土改时期两种不同对象的不同思想状况及其表现,揭示的主题是比较深刻的。

图片

注意: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用于对照比 较的几个方面的关键动词,必须处在同一标准之中。例如,要么都是手部动作,要么都是腿部动作,如果前面写手部动作,后面写腿部动作,就难以构成对比,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类。

四、并列平行式

所谓并列平行,就是被描写的动作之间呈现出一种并列关系,它们不存在先后,也没有因果、对比等方面的关系,动作的发展是平行的,就局部来说,可以互换位置而不改变原意,是一种常用的动作描写手法。

这种描写,多带有罗列性,甲的动作是这样,乙的动作也是这样,并列展示,对举出现,形成一定的语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种写法,就动作发出的对象多少来看,不外乎两种情况:

1、动作由个体发出,施动对象为一个人物或动物或事物。这种情况,多为列举性,纷呈展示某个对象的有关动作特点,一般构成排比或对举格式,给人一种严整的美感。

例如:“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选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里涉及三个动词——“拔”“抛”“跳”,分别描写了作者“我”在三种不同场合下不同的动作特点。每句一个动词,写一种表现,各句之间,各动词之间,是并列平行的,构成排比格式,表现了“我”在百草园里的生活和玩乐的情景。

2、动作由群体发出,施动对象至少有两个,多为合体的,常以复称为动作发出者。这种情况,多写概括性内容,即概括所写对象的动作趋势和变化情况,或者分头描写两三个对象及其动作,其间也是平行并列的,或对举,或排比,共同表现其动态特点。

例如:“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街着敌人的半块耳朵。”(选至《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段文字写了两个战士的情况,前者写手部动作,是“握着”,后者写嘴部动作,是“衔着”,以此来展示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肉搏的悲壮情景。这两句话,两个动作,都是并列关系,如果易位而用,同样可以构成一种对举的格式而不改变原意。

图片

注意:运用这种方法描写动作,要防止重复和错乱,动词及其句子之间联结要紧密,要合理。

五、客观显露式

所谓客观显露,就是指对客观事物所发出来的动作进行描写。由于是写客观事物的动态,主观意识很弱,因而动作的出现多带有显露的特点,自然性较强。

这种描写对象,大多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像大海呀,高山呀,小桥呀,流水呀,把它们的动态和动作描写出来,就具有明显的客观性。

可见,在写景状物时,常常要用到这种动作描写。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化静为动,在客观中隐含着主观色彩。本来是静止的事物,通过作者的意化,使之产生动感。这类动作描写,就其造成因素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

1、通过人为感觉,将静物动写。所写的对象,是自然界中静止不动的事物,不仅要通过作者的观察,更要通过作者的感受,赋予静物以动态。

例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冬衣。”

这段文字主要写济南小山上冬天的雪景,是通过作者的“看”来写的,连用了四个动词:顶着、镶上、露着、穿上。这些动作,都是作者的意感所给予的,实际上它们都是不动的,显露特点鲜明,客观性极强。

2、通过外力作用,直接描写景物动态。这种动作显露的幅度较大,感受的因素较少,客观性明显。所写景物的动作,是在一定外力下表现出来的,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写作时,可以交代清楚外力名称,也可以省去名称而直现景物动作特点。这种描写,主要靠观察所得,实物是怎样动的,就怎样去写,一般不含人为因素。

例如:“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这段文字,主要写大海的动作特点,一共用了五个动词:汹涌、吞没、扑、怒吼、泼溅。它们都是大海直接发出来的动作,是海景的一种客观显露,生动地再现了大海的雄壮美和伟大力量。

注意:这种动作描写,所有的动态都要通过人的媒介来展示,或感官,或视觉,要有一定的引导的文字和过渡的画面,尤其是直接描写景物的动态,更要把眼部视觉这一媒介物交代清楚,这样,所写的动态才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不能凭空想象。

六、分合转换式

所谓分合转换,就是所写的几个动作之间具有总分关系,这是从动词表意范围大小的角度说的,是动作描写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分”的动作频率较高,至少要有两次,三次以上的例子也是常见的,出现得越多,“分”的体现就会越充分 。这类动作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因果或选择关系,比较多的是前者。“合”的动作一般只用一次,要么用于“分”之前,要么用于“分”之后,实际上,它是对“分”的动作的一种总领或总收。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其分合的位置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1、先分后合。先写“分”的动作,从几个方面来展示。可以分写某一个对象的几个不同动作 ,也可以分写几个对象的若干个动作,为下面写“合”的动作做准备和铺垫。其内容是由具体到概括,“合”对上面的“分”具有总归的意义。

例如:“方志敏同志思索着,苦恼着……他辗转翻覆,昼夜不能安睡:必须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可靠的着落。”

这里,具体写了方志敏同志在狱中的两个方面的动作:一是心理动作——思索,苦恼;二是外在动作——辗转翻覆,不能安睡。它们共同构成“分”的动作,对“合”的动作“找”做了准备。“分”是结果,是具体的表现;“合”是原因,是概括的实质。这样,由分到合,因果相关,配合密切

2、先合后分。先写“合”的动作,用一句话领起;然后进行分述,写“分”的动作,从几个方面来体现“合”。这样写是由概括到具体,“合”的动作是纲,“分”的动作是目,纲举目张,关照十分严密。

例如:“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文字,第一句话是“合”,体现的动词是“闪出”;冒号后面是“分”,有三个对象发出:一是事物天地的动作——挂着、种着;二是人物少年闰土的动作——带、捏、刺;三是动物猹的动作——扭、逃走。这些“分”的动作是具体说明“闪出”的内容,又受“闪出”这一“合”的动作统率。这样描写,由合到分,由总领到分述,配合关联十分密切。

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分合动作的关照要严密。在“分”上,无论是写几个对象,动作之间都不能交叉和重合;在分与合的关照上,要有领属关系,分的动作与合的动作切不可处于同一范围和层次。

七、比喻连环式

所谓比喻连环,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人事物景的动作,不止用一个比喻,也不止一个动作,二者密切配合,形成联系严谨的语势,构成前后相扣的套势。这种动作描写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艺术性强,文学色彩浓厚。这种动作描写,就其显示的关系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

1、顺承连环式。就是所写的几个动作之间是顺向承接的关系,它们的位置有先后之分,后一个动作接着前一个动作而来,前一个动作又给后一个动作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连环相接之势,加之巧用比喻,顺承的关系更清晰,连环的特点更鲜明。

例如:“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 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段文字所用的动词,就具有明显的顺承关系,也含有比喻意义。发出动作的对象是“歌词”,也是本体。珠子是喻体,也是动作的直接发出者,共用了五个动词:滚、滴、溅、落进、引起。它们接二连三,紧承相接,化虚为实,具体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鲜明的印象。

2、因果连环式。就是所写的几个动作之间具有因果相关的联系,可以是先因后果,也可以是先果后因;“因”的位置上有动作,“果”的位置上也有动作;“因”上可以用喻,“果”上也可以用喻。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二者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从而形成连接环扣,因果相关,逻辑严密,富有表现力。

例如:“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制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这段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来看,可分成两组动作描写。第一组是拳头打在鼻子上。“因”的动作是拳、打;“果”的动作是:迸流、歪、开、滚。比喻主要体现在后者。第二组是拳头打在眼睛上。“因”的动作是:提、拳、打;“果”的动作是:裂、迸出、开、绽。比喻也主要体现在后者。这样,因果相关,连环紧扣,重点突出,描写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注意:运用这种写法比喻要贴切,连环要紧凑。本体与喻体要吻合一致,喻体发出来的几个动作要密切相关,要在关键的地方用喻;连环的关系要明确,环扣的频率要服从动作发展的需要,力求多扣几个环节,以获得最佳的描写效果。

八、拟人寄情式

所谓拟人寄情,就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动作,以此来寄托某种情感,表达某种情意,展示某种情况。这种描写,动作发出者大多为动物、植物或事物。其中所用的动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而且渗透着人的特质。文中写的对象虽然不是人物,是动植物或事物,但动作却具有人的特点,像人在活动,在发展变化。这种写法的主要特点是:生动传神,富有情趣,使比较生疏、枯燥的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种写法,就动作发出对象和拟人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类型:

1、将写作对象拟人化。这种拟人式动作描写,即动作发出者是拟人化了的“人”,动作用词也具有人的特点。描写时,用第一人称,以“我”为动作发出者,“我”到哪里,动作便延伸到哪里,展示的过程十分清晰。

例如:“我是滔滔长江中的水,从高高的青藏高原上滑下来,勇敢地冲去,裁断高山,穿过沟谷,一直向前奔去,永不回头。前面有高山,我就用头猛烈的撞去,大山 害怕了,裂开缝,于是我勇猛地冲过去。”

这段文字以长江中的水为写作对象,作者将它拟人化了,动作都是第一人称“我”发出来的。这里一共用了七 个动词:滑、冲、裁、穿、奔、撞、冲,它们都具有人的特质,生动地写出了江河之水奔腾向前的动态特点

2、将事物动作拟人化。这种拟人式动作描写,即动作发出者是事物,是写作对象本身,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多用第三人称;而动作用词却具有人的特点,以此来显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来突出事物的动态特征。

例如:“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这段文字以大海为写作对象,没有用第一人称,以“海”直接称呼,但它发出的动作却具有人的特点:醒、喘、转侧、打、伸、抹、踢、推、咬。这九个动词,一个接着一个,速度快,变化快,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大海的动态特征,情趣盎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注意:运用这种方法,所用的动词与所写的对象要吻合,要符合事物的特点,包括它的动作幅度、发展趋向和活动规律等,不能一味地拟人而忘了所写事物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考虑整体语境,与上下文的拟人笔调和方式相一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