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人物女人内容页

写人·外貌描写女子体态

2021-06-30 09:35:51 女人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写人·外貌描写女子体态

     今天的主题是:写人·外貌描写女子体态

一、好词积累

        窈窕(yǎo tiǎo)     娉婷(pīng tíng)

        苗条(miáo tiao)  袅娜(niǎo nuó)

        娇媚(jiāo mèi)     婀娜(ē nuó)

        环肥燕瘦(huán féi yàn shòu)

        亭亭玉立(tíng tíng yù lì)

        袅袅婷婷(niǎo niǎo tíng tíng)

        风姿卓约(fēng zī chuò yuē)

        字词解释:

        ① 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宫室、山水)幽深。基本意思是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

        ②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③ 环肥燕瘦: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④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柔美。

        ⑤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⑥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体态柔美,举止妩媚动人。

二、好句摘录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好句赏析: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犹如纤微毕至的工笔画,细致地刻画了她艳丽绝伦的肖像。)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曹雪芹《红楼梦》

四、经典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

[宋] 张先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

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背景: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晚年退居湖杭之间,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这首词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上,看见一位年轻的舞女翩跹起舞,便深深沉浸于舞蹈的意境,遂用词记录下她的体态和舞蹈。此词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生活。

        赏析: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先正面描摹舞鞋,鸳鸯绣于鞋上,玲珑小巧;后以“杨花”比喻舞姿形象,跳跃旋转间,如杨花一般缥缈婀娜,不惹尘埃。其中,“尘不起”三字用得极为巧妙,以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最无章法的尘埃为比照对象,舞女在如此大幅度的舞蹈中竟能使“尘不起”,其轻盈灵巧的样子不言而喻。

        “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此句直接点明舞所伴之乐乃一曲《伊州》,一个“彻”字将舞女淋漓投入的姿态描画得入木三分。当音乐声息,舞步停歇后,舞女头上的宫花仍在不停颤动。“未休”一词作结,其“头上宫花颤”未停,其曼妙舞姿更加动人。

        用法指导:

        该词用笔轻盈,着墨简洁,《伊州》一曲,形塑玲珑舞女,是宋词中描写优美舞姿的压轴之作。上阕以舞女容貌领起,接着以观众的反应来呈现舞女优美的舞姿;下阕承接上文,继续把视线聚焦在舞女的整体风貌上。词的语言古朴精练,不用典故,只是如实写来,但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古雅淳厚的美感。

 四、名家名段

        “米线,谁的三鲜米线……”

        这一口软软糯糯的苍老话音,我到现在也没能忘记。

        耳边响起这声音,眼前就又看到她,佝偻瘦小的身子,白发烫成小卷,两鬓用铁丝发夹蓬松夹上去。很小巧的一张脸,满是皱纹,皱得看不清五官,嘴巴也瘪了,眼睛眯得细长,因为她总是笑――颤巍巍双手端一碗米线走过来,对着你笑;收了钱,低头在围裙兜兜里找补,对着你笑;佝身慢悠悠扫地,扫到你面前,低声细语说,同学,请让一下,还是对着你笑。

        她个子很小,两肩高低不齐,从背后看,一侧肩胛拱起,不知道是因疾病还是伤残。

        …………

        她领我们到一张四方的小餐桌坐下,说等一会儿媳妇会把米线端上来。

        正对餐桌的那面墙上,挂了个老镜框,很多张老照片镶在一起那种,一抬头就看见。

        我和同伴几乎同时“啊”地叫了起来。

        镜框正中央,醒目的一张老照片,是一对男女的合照。

        男的穿军装,帽徽是青天白日,浓眉飞扬,英俊,气度不凡。

        女的穿旗袍,齐肩波浪卷发,鹅蛋脸,一双眉毛真是书中说的娥眉,弯弯袅袅的眉弓下,杏眼星眸,含情脉脉,口鼻也像月份牌上的胭脂美人,标致极了,没有缺点可以挑。

        两个人看着都不到三十岁的年纪。

        真正的惊艳。

        …… ……

        我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回头望向老婆婆,她笑眯眯地站在后面,把我们目瞪口呆的样子都看了去。同伴瞪大眼睛问:“婆婆,这照片上是谁?”大概也知道自己明知故问,她结结巴巴地又补一句:“是您吗?”

        “是,是我们年轻的时候。”老婆婆望着照片,回答得平静,笑容少了一点,眼睛里有我在那个年龄看不清、看不懂的许多东西。

        …………

        从如花美眷,到米线铺子里的佝偻身影,这中间的几十年,发生过什么,我们不知道,又似乎隐隐懂得。

        …… ……

        我们安静地坐在小桌前吃米线,老婆婆去厨房给我们倒了两杯开水,笑眯眯,慢悠悠,轻手轻脚。她转身回厨房时,手在门框上扶了一下。我刚好抬起头来,看见她的手,干枯起皱,布满劳作痕迹。那一眼,留在我记忆里,出奇清晰。

——寐语者《如花美眷》(有删减)节选

        赏析:

        《如花美眷》是新生代作家寐语者散文集《好久不见》中的一篇,全文较长,有很多细腻的描写,这里主要选取了关于体态描写的段落。

        女性作家抓细节的功力是相对更足的,这一点在这篇散文中尤其明显。不管是对环境还是人物的描写,都是处处皆细节。文章的开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了一个词“软软糯糯”,这就让人联想到吴侬软语,娴静温柔,而后的描写中,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她的体态是“佝偻瘦小”,“白发烫成小卷,两鬓用铁丝发夹蓬松夹上去”,说明她虽然年迈,但对仪态很在意。后又写她性格:“眼睛眯得细长,因为她总是笑。”

        虽然未提其身世,但这些对老婆婆的一系列细节刻画,其实已经为后文做了铺垫。除此之外,对老婆婆的描写中,不乏细节性的强调,扫地的时候“低声细语”,回答问题“轻声细气”,端水的时候“慢悠悠,轻手轻脚”……作者笔力,可见一斑。

        用法指导: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很多,但最明显的就是“对比”。“从如花美眷,到米线铺子里的佝偻身影”,让作者对老婆婆产生了好奇和联想,因为对比的鲜明,让“她是个有故事的人”这一点无比令人信服。文章一开头温柔的老婆婆,年轻的时候竟然如此惊艳——“女的穿旗袍,齐肩波浪卷发,鹅蛋脸,一双眉毛真是书中说的娥眉,弯弯袅袅的眉弓下,杏眼星眸,含情脉脉,口鼻也像月份牌上的胭脂美人,标致极了,没有缺点可以挑。”这种冲击感是极其强烈的。她经历了什么,她遭受了什么?差别极大的容颜,和别无二致的温柔仪态,让读者的好奇心达到了高潮。

        对比手法是写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想要用好它,一定要学会找到两者之间对比最鲜明,最有冲击感的部分,才更容易达到强烈的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