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自然环境内容页

写作技巧|点面结合:让你的场面描写既有大局又有细节

2025-09-18 11:30:55 环境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写作技巧|点面结合:让你的场面描写既有大局又有细节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适应了新学期的学习节奏呢?

最近我正在教学六年级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以“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为主题的单元,专门训练“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发现这种写法对提升学生作文表现力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这个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什么是点面结合?

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这样告诉学生:“场面描写就像拍电影,既要有全景镜头,也要有特写镜头。”

1.面:就像是全景镜头,展现整个场景的总体概况

2.点:就像是特写镜头,聚焦个别人事物的细致刻画

两者巧妙结合,作文就能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比如:在《开国大典》里,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这些不同部队依次登场,细致展现各自的风貌,这就是点的描写,把每个“点”的特点都刻画得很清楚。

而最后写群众看见飞机时,抛帽子、报纸,欢呼声盖过飞机声,这是面的描写,描绘出整体热烈的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点”的细致刻画,再加上“面”的氛围烘托,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更加能展现各部队风采,又烘托出热烈氛围,让开国大典的盛大隆重更生动。


二、怎么写好"点"的描写?

我经常提醒学生,选点要像挑选珍珠一样用心:

1.要多角度刻画:

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作者通过对五位战士不同作战姿态的描写——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副班长葛振林每打一枪就大吼一声、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抢一圈胳膊……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形象。


2.要突出核心人物:

《开国大典》中对毛主席的描写就是典型例子。"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通过对核心人物的重点描写,让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3.要承载深层意义:

比如《灯光》中的"灯光",不仅是照明工具,更代表着希望与信仰。这个意象贯穿全文,成为连接人物情感与主题思想的纽带。


三、如何写好"面"的描写?

通过分析本单元经典课文,我总结出面的描写主要有这些方式:

1.群体行为造气势:《开国大典》阅兵式描写中,"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通过对受阅部队整齐划一行动的描写,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严明纪律和强大气势。

2.情感升华聚力量:同样在《开国大典》中,"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齐"这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一致爱戴,凝聚了集体的情感力量。


四、点面结合的实用结构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推荐这些结构安排:

1.面→点→面:这是最常用的结构。先整体后局部再回到整体,层次分明。

2.点→面→点:先从特写开始,再展开全景,最后回到特写,感情层层递进。

3.多点并列:如阅兵式描写,各个方阵依次出现,井然有序。


五、实用写作技巧分享

在我十年的教学中,这些技巧最实用:

1. 选点要精准: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

2. 描写要生动: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描写

3. 主次要分明:重点描写核心内容,次要内容略写

记住,点面结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就像做菜一样,既要看到整桌菜的丰盛(面),也要品尝每道菜的独特味道(点)。

当我们掌握这种写法后,就能让作文既有宏大气势,又有感人细节。让我们的作文既有整体的壮观,也有细节的精彩——这就是点面结合的魔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