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自然城市内容页

描写扬州的古诗

2025-11-02 10:16:01 城市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描写扬州的古诗

扬州,古往今来,诗词歌赋中频现其名,每一次提起,总有一丝柔情涌上心头。赠别中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笔下的扬州,仿佛一幅春日画卷,尽显风流。


扬州,不仅是江南的温柔乡,亦是历史的见证者。李商隐曾说: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当年百万军声尽,谁为扬州说细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扬州的自然风光,更触及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扬州,一座繁华的城市,亦是一首诗。韦庄赞曰:长干里,何处最先迎。只见江头烟树里,一枝斜照夕阳明。看得几番行。其中,扬州的风光与情感交织,仿佛一曲悠扬的笛声,充满了江南的韵味。

扬州,仿佛一卷未完的故事,等待着更多的篇章去填充。每一首诗,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每一次旅行,都让人沉醉于扬州的古韵之中。扬州之美,美在她的历史,美在她的风土人情,美在她的山水之间。


描写扬州的古诗名句
扬州,古称广陵,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月夜下的扬州,杨柳依依,微风徐徐,不禁让人想起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又是一年春天,柳絮纷飞,扬州的春色令人陶醉。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扬州春意浓,与友人离别,更显伤感。

扬州城繁华依旧,古迹众多。刘禹锡曾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感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扬州的历史印记,让人难以忘怀。


扬州不仅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提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玉壶冰心自喻,表达对扬州这座名城的无限眷恋。

历史的长河中,扬州留下了无数佳话。晏殊在寓意中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扬州亦是如此,虽历经沧桑,却总有一番新的面貌等待人们探索。


赞美扬州的著名诗词

扬州好,古迹遍城中。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秋波澹荡摇空碧。
 何处合成春,明月照松林。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春衫,小立东风里。
二十四桥依然在,只是旧地人非,唯有明月依旧,照彻古今离情。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十四桥明月夜,人归何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扬州如故,繁华未减,但见青苔上,幽径几多情。
 二十四桥仍是旧时模样,只是物换星移,人事已非。
 二十四桥如旧,只是烟波浩渺,往事已成空,唯有明月依旧。
 二十四桥边,杨柳依依,仿佛当年,烟波画船,游人如织。
扬州城内,风光依旧,只是流年如梦,光阴如梭。
 二十四桥处,犹有当年明月,只是物是人非,旧梦已成空。
 扬州好,二十四桥明月夜,如今犹在,只是往日繁华,已成旧梦。
 二十四桥,明月依旧,只是物换星移,旧梦难寻。
 二十四桥仍在,只是如今,桥下水波不兴,桥上人影稀疏。
 二十四桥,明月依旧,只是人事已非,旧梦难寻。
 扬州城内的二十四桥,月色依旧如昨,只是物换星移,人事已非。
 二十四桥边,明月依旧,只是旧地人非,往事如烟。
 扬州繁华依旧,二十四桥明月夜,只是人事已非,旧梦难寻。
二十四桥,依旧明月,只是人事已非,犹记得旧游。
 扬州城内的二十四桥,犹是当年模样,只是物换星移,人事已非。
 二十四桥如旧,犹有明月,只是旧梦已成空,人事已非。


描写扬州的古诗词有多少首

扬州古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不乏名垂千古之作。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也彰显了扬州的繁华与美丽。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亦是千古绝唱: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以扬州的二十四桥为背景,展现了扬州的风月无边,引人无限遐想。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也有对扬州美好景致的回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虽然主要描写的是江南整体的风情,但每一个提到的美好场景都让人联想到扬州。

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扬州的自然风光,更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扬州文化的独特见解。诗词中对扬州的赞美不仅激发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也成为了扬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