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人物女人内容页

宋代名妓写的一首词,诉尽离别苦,唯有泪千行

2020-12-05 10:16:05 女人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宋代名妓写的一首词,诉尽离别苦,唯有泪千行

卜算子·答施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爱不关风与月。”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千古最美情诗!

我们上一讲讲了李商隐的“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讲了爱情里的恨,讲了爱情本身也不是千人一面。爱情之所以为爱情、之所以让人如此着迷,就是因为红尘中的男女,每个人在他的情感世界里都各具面目,都自具面目。今天,我们再来通过一首情诗,来见爱情中的一种面目、一种姿态。这是一首可谓是名不见经传的词作,但我个人却非常喜欢,这就是宋代乐婉的《卜算子•答施》。词云:“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我想大多数人没有听说过这首词,也大概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姓“乐”名“婉”名字叫“乐婉”的姑娘。说到她的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她有一个副题,叫“答施”。词牌呢,当然是叫“卜算子”,那么为什么她会用“卜算子”这个词牌来作答呢?是因为,在她这首应答之作之前,那个姓施的人,他到底是谁呢?他赠给乐婉的那首词就是《卜算子》。明代陈耀文的《花草粹编》(《花草粹编》,词总集。明代陈耀文编。十二卷,主要选录唐宋词,间采元词。书前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自序和万历十五年(1587)李衮序。大致以《花间》、《草堂》为主,体例亦仿《草堂诗馀》,以小令、中调、长调分卷,一至六卷为小令,七至八卷为中调,九至二十二卷为长调,共选词三千二百多首,八百多调,是明人选唐宋词数量最多的一部词总集。)引宋代杨湜的《古今词话》,记录下来了姓施的那个人赠乐婉的《卜算子》,词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这首卜算子的副题便是“赠乐婉”,所以乐婉回赠的也是一首《卜算子》。首先说到“卜算子”这个词牌,《词律》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这是说骆义乌,就是骆宾王,我们讲过骆宾王,他是义乌人。骆宾王写诗呢,喜欢用数字取名,所以当时人称之为“卜算子”,就是笑他是卖卜、算命之人。而我们讲过骆宾王最喜欢管闲事,替痴情女骂负心汉,好打抱不平。而他自己的命运也跌宕起伏,也颇具传奇色彩,所以后人就以骆宾王的这个绰号入词牌,作颇能揭示命运、又颇能模仿原生态生活的小令。后来,因宋代王观的《卜算子》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名句,所以又名“眉峰聚”;当然也因苏东坡的那首《卜算子》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所以“卜算子”又有“缺月挂疏桐”的别名。当然就宋词而言,最有名的《卜算子》当然是前有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后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所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千百年后,毛润之先生更有反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所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看有那么多《卜算子》的名篇,那么乐婉的这首《卜算子》,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或者说好在哪呢?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乐婉的《卜算子》,它的副题叫“答施”,是因为一个姓施的人写了一首《卜算子•赠乐婉》而来。世间一切事,皆有因果,所以我们首先要看看这个姓施的人,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写这首《卜算子•赠乐婉》呢?有朋友可能会忍不住地要问,你一直说说姓施的人、姓施的人,你就直接说他叫施什么不就得了吗?比如说施耐庵,比如说“金眼彪”施恩,哪怕叫施华洛世奇(施华洛世奇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精确切割仿水晶制造商,为时尚服饰、首饰、灯饰、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仿水晶元素。)也行啊,对吧?干嘛那么费劲地老说姓施的人,姓施,叫什么名字呢?

这其实真的不怪我,是因为我们到今天确实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虽然后来的《全宋词》也收录了他的这首《卜算子•赠乐婉》,但《全宋词》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杨湜的《古今词话》也都没有明确地说到他到底姓施名谁?只说到他的一个官职,他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杭州做酒监,所以后人只称他为施酒监。酒监一词,原本语出《诗经•小雅》的《宾之初筵》,诗云:“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说:“立酒之监。”郑玄的笺注说:“有醉者,有不醉者,则立使视之。”而孔颖达的注疏则说“立监是众所推举。”后代就是把“酒监”当做酒席筵间众所推举监督饮酒的人。但是到了后代,尤其到了宋代,酒监就变成了一种官职。因为在宋代像酒、盐这些呢都属于国家垄断,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饮酒、随便贩盐的,所以像苏辙,也就是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他就曾被贬官做筠州酒监。(苏辙的官职应该不是叫“酒监”,据苏辙《东轩记》记载,应该是“筠州盐酒税”,原文说:“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那么这个施酒监也就是当时杭州的任杭州酒监的这样一个姓施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要写一首“赠乐婉”的《卜算子》呢?乐婉又是什么人呢?乐婉是当时杭州的一个名妓。在一次偶然的酒席宴中看了乐婉的歌舞之后便一见倾心,引为天人,所以后来只要有乐婉的演出,施酒监必来捧场。施酒监对乐婉极尽倾慕,仿佛一往情深,而乐婉虽小有名声,然又不过一官妓而已。所以她感动于施酒监的倾慕与追求,终于接受了这段爱情,和这位施酒监走到了一起。于是在西湖边这个情义缱绻的天堂之地,施酒监与乐婉你情我侬(你侬我侬出自元朝管道昇创作的元曲《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仿佛人间一对令人艳羡的鸳鸯。沉溺于爱河中的男人总会信誓旦旦,施酒监承诺一定会想尽办法帮乐婉摆脱“营妓”,也就是摆脱官妓的身份,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就是千难万难。

后来施酒监又要调任他州,也就是要离开杭州,又信誓旦旦要带乐婉走,要一同去天涯海角,可是到最后又因为乐婉的“营妓”身份,一切愿望终成奢望、一切当初的承诺都终不能够。所以人生诀别之时施酒监作《卜算子》赠于乐婉,说:“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这是说,自己当初一见乐婉便一见倾心,恨不能此生早早与乐婉相逢。“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古人一个“伊”字,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他,包括一切的他,不像我们现在要分作单人旁、女字旁、宝盖头,这是刘半农、钱玄同他们在新化运动之后向西方学习,因为英语中格的变化而造出来的代词用法。而在古汉语中,一个“伊”字不仅指所有的他,甚至也可以指你。所以你看鲁迅先生写《伤逝》的时候,伊如何,伊怎么样,这时候也可以指你。所以这是施酒监人生诀别时依然在不停念叨着的情意绵绵的情话,我一生识尽千千万万的人,没有一个像你那么美、像你那么好、像你那么让我挂牵,让我那么深深地眷恋,可是再多的情话也没有用,终究要面临人生的诀别。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施酒监这是在倾吐自己内心的苦恼,我不能带你一起走,我也为之有不尽的烦恼。想来与你一别之后,我去了其他的地方,去了天涯海角,当春情、春思之际,若我登高之时“伫倚危楼独倚阑”,看着天涯不尽的芳草,我的眼中、我的心底就一定还是永远的你。这样情话说得固然深情,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此一去便是人生的诀别,或者再无重逢相见的时机。事实上,后世诗论也大多认为这两首《卜算子》是两人一生诀别、最终分别时的互赠之作。对于这样的爱情结局以及人生的永别,乐婉并没有抱怨什么。所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所以乐婉“答施”的《卜算子》回赠之作,依然充满了深情。乐婉说:“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其中“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是直接回应施酒监的“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两个“千千万万”,让人看出乐婉的才情来。我与你这场人世间的相逢俱付出了最真挚的情感,从此以后唯余相思,而旧情、旧事便如绚烂的云霞永远挂在天边,可真的一别之后变成永诀了。    所以乐婉说“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这里的这个“拚”字,我们知道他就是拼的本字,但是这个字古音确实读pàn。所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拚”就是意愿,就是一厢情愿、心甘情愿,可是再心甘、再情愿,我知道从此一别之后大概与你再也无由相见。好吧,那我们就像两个深爱的人作最后深情的道别,“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这已是迷茫未知,虽然相逢却让人困惑,想来大概是前生未有缘,那么我们就一同期待来生缘吧。

乐婉这样的回赠之作,同样不失深情,但深情之中又有何等的平静啊!我个人觉得细细地揣摩、反复地诵读乐婉的这首回赠之作,越读越有滋味,那样的语句,比如“旧事如天远”、比如“泪滴千千万万行”、比如“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比如“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这样深情中的平静,总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一个人来,想起一个同样经历滚滚红尘,同样经历种种人生坎坷,但至死都保持着一种高贵的平静的当代才女。她也写下过那样千千万万的名言,当时她也和乐婉一样,深陷在“相思似海深”的爱情里。可是即便热恋中,她也未失平静,她说:“千千万万人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这样轻轻地一句喟叹,便胜过多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的誓言。

是的,就像你猜到的那样,她就是那个至死都高贵平静的一代才女张爱玲。张爱玲有着像谜一样的人生,在父母离异后,她先是与父亲反目,但来到母亲身边后,生活却依然充满了逼仄与屈辱。后来她在无比艰难的时世中靠自己的手来养活自己,所以她说“出名要趁早”(“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绝不是你轻易理解的那样,绝不是后人随随便便理解的那样。后来她遇到了生命中所谓最大的幸福——爱情,但也是滚滚红尘里最大的陷阱,那个叫胡兰成(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浙江绍兴人,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年轻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汉奸汪精卫,抗日战争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曾为汪精卫执笔,是出了名的汉奸。)的男人。

胡兰成确实有才,当他在病中读到张爱玲的小说的时候,也是一见倾心,也是为之一往情深,甚至他向杂志社要了张爱玲的地址,循着地址找到张爱玲的居所,张爱玲不在,他便留下倾慕的纸条,还留下姓名、电话和地址。当张爱玲看到当时名声、地位远胜于她的胡兰成留下的字条,仿佛于艰难时世中遇到难得一遇的人生知音。第二天她便去拜访了胡兰成,胡兰成真的很懂她,赞美说:“读你的文章,象踩在钢琴上,每一步都能发出音乐。”

张爱玲为之彻底沦陷,她不是不知道胡兰成是汉奸,更是一个文化上的汉奸,将来抗日胜利之后,胡兰成终将被清算。而张爱玲却心甘情愿,却“当年拚却醉颜红”。张爱玲后来在《半生缘》里说:“爱没有值不值得,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所以,没有婚礼,没有证书,两个人只有一纸简单至极的婚书,张爱玲在前面写下“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胡兰成在其后写下“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两句真让人无比慨叹,这样美的语句,这样好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竟是出自胡兰成之手。

后来抗战胜利之后,胡兰成果然开始了逃亡岁月,可是天性花心的胡兰成,一路逃亡却也留下了一路的风流韵事。他在武汉诱惑了姓周的护士,他逃到温州又勾搭上姓范的寡妇。张爱玲千辛万苦地帮他逃亡,等见到他时,他却与新欢正滋润地生活,甚至还要求张爱玲给范画像。张爱玲留下资助胡兰成逃亡的金钱,便黯然地在风雨里离开。

此后的八九个月里,张爱玲还是照常给胡兰成寄生活费,到最后,他把《不了情》和《太太万岁》两部书稿的稿费共三十万元一并寄给了胡兰成,并写下最后的一封诀别信:“你不要再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这是干干净净的做别,不再做任何的纠缠。

干净、平静,自有深情却并不纠缠,就连她的死、她告别人世也是如此。1995年的9月8日,在洛杉矶的简陋公寓里,一代才女张爱玲被发现身着旗袍、穿戴整齐,收拾得妥妥当当,安安静静地躺在一张行军床上,一如往日的平静,彻底告离了人世。有人觉得她死得凄惨,却不知道这样的离别方式,才是独属于张爱玲的骄傲、平静与平淡。

是的,我是那样深深地爱过你,但我爱你、我爱过这个世界,却与你、与这世界无关。所以,虽然“相思似海深”,但“旧事已如天远”。今生即便如此永别,好吧,那也没什么。如果幸运的话,如果来生还有爱、还能遇见,那么就到那时 “待重结、来生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