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神态描写技法
一、概念
神态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变化。让读者由表及里了解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
二、作用
1、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活现人物
2、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
3、使文章生动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三、技法
1、变化法
神态描写要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课文举例:《故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析:
神态描写:闰土见到童年好是高兴的,所以“欢喜”;但是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吉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终于恭敬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时的纯真友情。
2、性格法
神态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照人。
课文举例:《孤独之旅》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他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分析: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用鸭的下蛋来形象地暗示杜小康在经受孤独的磨砺后终于长大了,充满骄傲和自豪。
3.组合法
神态描写和动作、语言等描写相结合。
课文举例:《孙权劝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分析:
神态描写:“大惊”形象地写出了鲁肃惊讶的神态,鲁肃所说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吕蒙学习效果显著,才略大有长进。
4.修辞法
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或者精练的动词、形容词来描写神态。
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迎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一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 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分析:
神态描写:“面色如土”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阿长讲故事,绘声绘色,语言生动传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白印象;但从内容可以看出阿长讲的故事荒谬不经,这表现了她知识的浅薄。
5.移情法
在神态描写时插入内心独特的感受。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分析:
神态描写“专注的目光”,写出了父亲对别人家高台阶的羡慕、向往;写出了父亲内心的感受。“摇不散”,体现了父亲对追求的执着和坚定的决心。
6、综合法
综合运用上述一种或者两种方法。
四、练笔
学生口述变化法、组合法、修辞法例子,学生口述思路,写片段,当场成文。
1、口述对比法例子
我松开了妈妈的手,轻轻地搭上妈妈的
肩膀,妈妈的神态从惊讶到微笑,后来
倚在我的肩膀上。
2、口述组合法例子
当老师听到别人夸奖她的学生时,她的面部神态,她的动作。
3、口述修辞法例子
张老汉拿着存款单,他的动作,表情这些神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学生口述技法思路,当场成文
1、变化法:
(1)口述思路:
我松开了妈妈的手,轻轻地搭上妈妈的
肩膀,妈妈的神态从惊讶到微笑,后来
倚在我的肩膀上。
(2)现场成文:
2、组合法
(1)口述思路:
当老师听到别人夸奖她的学生时,她的面部神态,她的动作。
(2)现场成文:
3、修辞法
(1)口述思路:
张老汉拿着存款单,他的动作,表情这些神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