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情感爱情内容页

描写初恋少女复杂心理的一首诗赏析

2022-03-10 10:10:18 爱情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描写初恋少女复杂心理的一首诗赏析

《前懊曲》(三首选一)明朝: 钟惺 

畏君知侬心,

复畏知君意。 

两不关情人,

无复伤心事。 

【赏析】 “前懊曲”为南朝乐府吴声歌曲名,内容多写男女私情。此诗仿古代民歌写男女初恋心理,颇为真切有致。

      在诗意上可分为两段:前两句少女诉说心中的矛盾;后两句则写少女对此矛盾的自嘲式的“解决”办法。

      先看前两句:“畏君知侬心,复畏知君意。”两句诗中出现两个“畏”字。第一个“畏”,从少女自己着眼,是怕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少女分明是私下爱上了对方,但纯情少女天然的羞涩心理使她羞于让对方识破自己的心思。

      这个“畏”道出了主人公的真纯。而现实的情爱毕竟是要相互作用的。少女自是不甘于单方面的相恋,她更希望对方情感的回报。她急切地想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但又深怕对方对自己无心。

      “复畏知君意”,这第二个“畏”字是着眼于对方,是怕对方不钟情于己。这个“畏”更写出少女爱之深切。这两句诗看似平常,实则颇可玩味。它们道出了初恋少女情感活动的真实性。本来,少女深深地爱上了对方,时时刻刻想知道对方对自己是否有意。

      按照常情,应该是“盼君知侬心,复欲知君意。”但一方面是少女的羞怯,不敢公然表露;另一方面,又害怕对方不钟情于己,怕自己徒有投木桃之心,而对方无报琼琚之意。爱得愈炽热,这种担心忧虑就更强烈,感情就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想知道,又怕知道的矛盾心理状态。

      于是“盼君知”变成了“畏君知”;“复欲知”变成了“复畏知”。这种看起来似乎完全出乎常情的句子,恰恰最真实、最深刻地揭示了初恋人儿的微妙心理。透过两个“畏”字,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女主人公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而造成的精神痛苦。

      而“畏”的实质恰恰是“爱”。这两个“畏”字,把少女对“君”的一片痴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宋之问有诗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极写乡思之急切,富有情致,在构思上,此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层的“爱”与表层的“畏”错综交织,在这样一种矛盾状态中,主人公情思缱绻,难以解脱。

      何以解忧?诗中的少女似不是个优柔脆弱的女子。矛盾的心情使她苦恼万分,索性气恼道“两不关情人,无复伤心事”。关情,关心、牵挂。“伤心事”三字暗绾前二句,使读者感受到少女被爱所折磨的巨大痛苦。为解脱起见,她想倒不如作个两不“关情”之人,就再也没有此等伤心之事了。  

      话说得干脆利落,似乎毫不犹豫,毫无留恋,但真能这样吗?作为怀春的少女,她需要的是真诚而炽热的感情,她对意中人深挚的爱是坚如磐石的。主人公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恰是她的无奈之辞啊!在斩钉截铁的决绝之辞中,蕴藏的恰是火一般的至死靡改的真情。女主人公那娇嗔气恼的神情口角,亦使读者如见如闻。

      就全诗来看,三四两句一方面承一、二句诗意,暗示上述的“畏”是由于自己“关情”所致;一方面也暗示,这“伤心事”实在是不能,也是不愿了结的。读来仿佛能感受到,女主人公在伤心中毕竟亦体会到了些许的“甜蜜”。

      由于后两句的语气反跌,使全诗前后一弛一紧,跌宕起伏,更具韵致。这首仿民歌的小诗未像一般民歌那样以热烈炽盛之词直抒相思相爱之情,而是以明白晓畅语言,和民歌中惯用的白描手法,捕捉住初恋少女真实而典型的心理活动,传达出那种“在甜蜜中痛苦,在痛苦中甜蜜”的初恋人儿的复杂心态,道出女主人公的“爱”、“愁”、“畏”、“恼”等种种复杂心情。

      虽然整体风格上近于民歌,但在具体遣词造句上,如“复”“无复”等词的运用,及语气的巧妙转换等,无不体现出文人的加工,从而使全诗不落浅显俚俗,新隽有余,颇值把玩。这在尚“深幽孤峭”的钟诗中是不多见的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