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季节九月内容页

人物描写系列之动作描写

人物描写系列之动作描写

一、名家笔下的动作描写: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2.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鲁迅《药》)

3.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鲁迅《阿Q正传》)

4.他(祥子)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也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老舍《骆驼祥子》)

5.沙子龙拿起一根筷子,轻轻一划,拉了个架势。手腕一转,筷子尖点在对方的胸口上。(老舍《断魂枪》)

6.翠翠撅着嘴,一句话不说,带点娇气似的拉着老船夫的衣角,轻轻地荡着。(沈从文《边城》)

7.(水保)手指绞着那枚牛角烟管,六次把它塞到嘴边,又六次把它拿下来。(沈从文《丈夫》)

8.李梅亭掏出手帕来,抖开了擦脸,剥到手帕的一层,又擦了一下,仿佛脸上有无数层的汗,一层层擦不完似的。(钱钟书《围城》)

二、动作描写的一般方法

抓住特点,用准动词。可将描写的动作分解为几个阶段,再对每个阶段进行描写。

三、实战演练

可以观察自己、亲人、同学、陌生人等的动作,感受他们个性化的动作特征,最后用你的妙笔记录下来。如果能每天坚持写一个,相信不久你的动作描写肯定会很出彩的。

部分佳作展示:

 他接到了球,猛地冲了起来。他迅速地转了个身,突破了对手,猛地跳了起来,在空中来了一个漂亮的“空中灌篮”,他高兴地笑了。(朱承桐)

身着华丽舞服的她整理了一下碎发,大方地走到舞台中央,向大家优雅地行礼后,随着音乐跳起舞来。她脸上永远挂着得体的微笑,旋转起来,就像羽毛那样轻盈。一曲终了,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下台去。(陈思杨)

他被罚站在校门口,和其他十几个孩子站成一排,两只手无处安放,低着头,听着主任的一句句批评,面露羞赧之色,恨不得原地挖个地洞钻进去。(凡秉灿)

“安静!”像一只暴怒的雄狮怒吼着,她举起戒尺狠狠敲击讲台,好像这样做发泄不了她的满腔愤怒。她甚至被我们气得脸发紫,并且挠了又挠头发,十分愤怒与无奈。(杨雨宸)

她不情愿地将屁股挪开板凳,身体晃晃悠悠,就像面条一样软绵绵、慢吞吞地站起来,还不屑地瞥了一眼老师。(杨雨宸)

只见她扬起双手,踮起脚尖,做出了一连串令人目眩的旋转。这时她像一只在空中飞旋的天鹅,又像在地面翩翩起舞的孔雀。她婀娜的身姿仿佛和音乐融为一体,令人陶醉。(胡雨馨)

她双手叉腰,脚用力地跺着,但好像这样都无法发泄满腔的怒火。过了一会儿,她把手从腰边挪开,伸出食指对着我来回地点来点去,好像马上就要上手似的。(马唯妮)

她端坐在古筝前,轻轻翻开乐谱,开始演奏一首乐曲。她的拇指如蝴蝶般在琴弦上划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山间清泉流淌,“叮叮咚咚”。紧接着食指、中指依次划过琴弦,如同行云流水般在琴弦之间穿梭,仿佛琴弦之上跳着一支优美的舞蹈。(苏祉畅)

只见妈妈一只手指着我,另一只手拿着拖鞋。她一边大声数落我,一边指着试卷,眉毛如麻花般拧在一起。(陈奕旭)

她张开双臂,双手像游龙一样舞着,身上的红飘带肆意地飘动,她就像一只在空中的蝶那么优雅。(张宸轩)

他充满骄傲地抬起头,从口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试卷,摇着他那如面条似的身体,展示了那打满分的试卷,似乎下一秒他就将得到奖励。(陈春宇)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橘子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热水瓶,往杯里兑了一点开水。她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橘子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子送到我嘴边。(陶芯然)

他壮硕的身体抖个不停,仿佛满腔的怒火在体内不受控制地振荡。终于,他右手握拳,猛地砸向半空,无辜的空气吓得四处逃窜。想想仍不解气,他又狠狠地跺脚,食指倏的戳向空中,仿佛刺向无形的敌人。(刘千硕)

她腰背挺直,手执红笔,聚精会神地看着。她圆润的面庞渐渐散发出圣洁的光辉,兴奋的红笔愉悦地划下一道道记号。忽然,她光洁的额头又向书靠近了些,两眼迸射出喜悦的光芒。(苏祉畅)

挥臂、提臀、弹跳,仿佛一个小精灵,他轻松操控着跳绳。“一下、两下、三下……”跳绳从空中悠悠地划过,从脚底乖巧地溜过。他就这么潇洒地跳啊,跳啊,时间仿佛凝滞了。(张恩豪)

“窸窸窣窣”声传来,你低头,在桌肚里悄悄地玩个不停。每个小玩意儿,早已习惯了你的问候。你的小手随意捉住一张纸,笔在上面任性游走。无趣后,你又摸到一张卡片搭成的长方体小玩具,开心地逗弄着,笑声从你心底漾到唇边。(辰辰)

你懒懒地站着,斜靠着墙,小胸脯倔强地挺着。一个不留神,你的小脑袋又调转方向——永恒的后方。你明亮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仿佛能将前方看出两个洞来。(铭铭)

“哧——”一个小男孩如天降神兵,得意地向前滑翔。势头渐弱时,又一侧腿,前推,整个小身体再次飞翔,仿佛一只小鸟,却又“呯”的跌落在地,惹得女孩们哈哈大笑。

上课铃声响了,花池边的小男孩浑然未觉,手里的小石子还在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白色的小虫。他的眼睛在寻找,脚步在慢慢移动,前方一只只小虫不幸地丧身在他的敲打下。不久,小男孩的耳朵将会被不幸地拎着了!

最后,敲重点:

多积累,抓方法,勤观察,常写作。“读写结合”为提高写作的重要路径哦,加油加油!

推荐阅读